
王毅发出严厉警告后,不到24小时,小马科斯检阅部队,称不会被吓倒。王毅的警告有何不同寻常?小马科斯又作出了怎样的回应?中菲关系的“十字路口”何去何从?
12月20日深夜,外交部发布消息,菲律宾外长马纳罗打来电话,王毅外长接了,双方就近期中菲在南海问题上争议进行了沟通,王毅外长直接发出了警告:“中菲关系已站在十字路口,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,菲方务必要慎重行事。”
中菲站在“十字路口”这样的表述,在以往非常少见,此前中国在形容中美关系时,常常会提到“中美站在悬崖边上”,虽然表述不同,但是含义却是相近的。
通过王毅的表态,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,中菲的“十字路口”到底通往何方。
好的方向,是中菲通过协商解决分歧,那么中菲关系还有转圜余地,中菲依然是一衣带水的邻居。
坏的方向,菲律宾误判形势,一意孤行,甚至与不怀好意的外部势力相互勾联,继续生事生乱,那么中方就要依法维权,坚决回应。
面对中方的警告,马纳罗的回应也有缓和关系的意思,他表示,菲律宾愿意拿出诚意同中方加强对话,通过双方均能接受的方式管控好分歧,推动局势降温。
如果菲律宾真的说到做到,那么中菲的紧张关系的确能够及时刹车,但是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反应,却给局势蒙上了阴影。
就在王毅发出警告不到24小时后,小马科斯在21日举行了一次阅兵,并且释放出强硬信号。
据《菲律宾商报》报道,当天小马科斯出席了菲律宾武装部队成立88周年纪念活动,并检阅了菲律宾部队。
在活动期间,小马科斯发表讲话称,虽然近期发生的事件涉及到了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,但是菲律宾没有被南海的紧张局势“吓倒”,他敦促菲律宾士兵提高作战准备能力,应对“新出现的威胁”,“勇敢而坚定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”。
就在这之前,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也公开发声质疑中国的南海主张,他宣称: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明确支持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声索。”
21日,特奥多罗又点名中国,并扬言“尽管北京在争议海域采取了行动,但菲律宾要继续抗议”。同时特奥多罗透露,菲律宾可能在明年与法国、印度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新西兰等其他“志同道合”的国家合作,在南海进行联合巡逻。
显然,菲律宾也学会了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事风格,王毅在警告中明确提到了反对菲律宾外部势力相互勾联,菲律宾外长自己也承诺要通过中菲双边沟通机制解决问题,如今菲律宾国防部却公开引入更多域外国家介入南海,这显然不是要解决问题的态度,而是菲律宾拖延时间的把戏。
